第1章
“豈有此理!!!”
宦官之禍,總體是因為君主權力的擴大,連帶著君主近臣權力的增長。權宦,無一不是在權力、博弈、黨羽夾縫中誕生的
如魏忠賢這樣的宦官可不就是因為橫空出世的嗎?
但伴隨著宦官時代的結束,明朝走到了終點的同時。但是觀眾們觀看過程中由此引起的憤怒並未減少一絲半點。
說炸了也不過分!
一部分的觀眾全程咬牙切齒,最大的感受就是明朝沒了不冤。
果然是王朝末年,淨生亂相。
另一部分的觀眾們則是不由感慨。
“宦官之禍,後患無窮啊。”
從明朝建國之時,到後麵明朝的轉折‘土木堡之變’,再到此刻的
哎。時也命也。
明朝君權相比前麵朝代遠遠增強,而宦官的氣焰也是前所未有的猖獗。可以說這宦官在明朝的發展也算是明朝的‘特色’了。
而眾多宦官裡,權宦做到魏忠賢這個程度是很了不得了,是讓人無法不去在意的。
記錄者沉思著到底在此停留片刻。
又提筆在旁邊批注,記下此刻感受。
‘魏忠賢’這個名字被圈起來了,然而沒過一會,蘸滿墨汁的筆又回來這裡,重新加了幾筆。
記錄者頓了頓,又特地加強了標記。下次翻看回顧的時候,要尤為注意這裡。
……
……
觀明朝,已經有人忍不住思考:
明朝君權已經是前所未有的高了,但是這並不代表著已經是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到達頂峰,而頂峰之後衰落下來又怎麼樣的場景。
【另外,還可一提的是明代的經濟法律製度。】
說到這裡,歲寒生不由的頓了頓。他前麵提起明朝的財政,正是為的此時!
【不像現代,在古代,與經濟息息相關的永遠都有土地這一環。
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再到封建社會;
從土地公有製到井田製再到土地私有製……
製度的變化、王朝的變遷、時代的進步……這背後都有土地的影子。這是過去千年來始終不變的。
而縱觀大明王朝這幾百年,經濟的變化自然是格外引人注意。】
【在明代,商品生產有了很大的發展,明朝的商業十分繁榮,但是,明代仍然實行傳統的抑商政策。
雖然在明初洪武、永樂年間曾對商業一時施行放寬政策,減輕商稅、關稅,限製征稅範圍等,但在永樂以後,明初有利於商業發展的政策受到破壞,傳統的抑商政策通過法律的規定,對傳統商業進行更有力的法律調控。
其中最有影響者莫如對茶鹽的專賣立法,以及稅法、賦役法、貨幣法的製定。】[1]
【明代茶鹽的專賣立法比較講究。
茶有官茶與商茶之分,貯邊易馬曰官茶,榷
禁征得曰商茶。官茶主要用來換取鄰邦的馬匹,以充軍備,實行於陝西漢中和四川地區,更是專設茶司以主其事。而商茶主要是政府通過向茶戶征收茶課和向商人征收引稅,實行於江南地區。
實行官茶的地區按一定比例收購。而政府征購以外的餘茶,允許商人持引販賣,商人在產茶之地買茶,必須納錢請引,無由引及茶引相離者或茶引不當者即為私茶。
而明代對於私茶,特彆對於邊境的茶葉走私防範甚嚴,定期派遣官員巡查,捕捉私茶。明律規定:“凡犯私茶者同私鹽法論罪”。最典型的例子是朱元璋那朝。
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駙馬都尉歐陽倫,平民出生,娶朱元璋與馬皇後的次女安慶公主為妻,封駙馬都尉,成為洪武朝首位出身平民的駙馬。然而歐陽倫由於在陝西販私茶至河州,被賜死伏誅,茶貨沒官。】[2]
……
嘶。
這可是駙馬啊,就這麼直接被賜死了。
該說不愧是朱元璋啊。
要知道朱元璋可是格外對自己子孫格外寬厚,更何況這是皇後之女,是正正經經的嫡次女。那麼愛屋及烏之下,怎麼不會關照自己的女婿呢。但是……
也恰恰是他自己的女婿犯事。
想來,朱元璋是覺得而既然撞到他手裡,那就沒有放過的道理,於是這個駙馬被拎出來殺雞儆猴了。
眾人大膽揣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