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1644年,當清軍入京時,城門上有人寫道:“八股奉送大明江山一座!”

八股取士毒深如此!怎麼不叫人駭然。但這毒害又何止如此。八股取士在滿清還在繼續。

而在滿清入關後,這個文化落後的民族征服了一個文化先進的民族,但在文化上有很大的自卑感。於是,滿人對漢文化什麼都學,連害人不淺的八股取士他們也學。

更有甚者,這期間出現了聞所未聞規模龐大的‘文字獄。’】

【什麼是‘文字獄’。

《漢語大詞典》定義為“舊時謂統治者為迫害知識分子,故意從其著作中摘取字句,羅織成罪”。

《中國大百科全書》則定義為“清朝時因文字犯禁或藉文字羅織罪名清除異己而設置的刑獄。”

但是這東西自古有之,曆朝曆代屢見不鮮。最早可追溯到漢。

自西漢楊惲因《報孫會宗書》中之文字觸怒漢宣帝而遭腰斬以後,文字獄在曆朝時有發生。卻隻是有滿清一代,次數之多、株連之廣、處罰之重,超過以往。那麼多的朝代裡,隻有清代最為殘酷暴虐。

清代皇帝大施文字獄,目的在於壓製漢族人的民族獨立反抗意識,樹立清朝統治的權威,加強中央□□集權。

這種文化□□政策,造成社會恐怖,文化凋敝,從而禁錮了思想,摧殘了人才,嚴重阻礙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而在其中,最嚴重、最為慘烈的還是在滿清乾隆一朝。

我國史學家顧頡剛認為:“清代三百年,文獻不存,文字獄禍尚有可以考見者乎?曰:有之,然其嚴酷莫甚於清初。”】[1]

……

三個不同時空裡,所有的觀眾們都瞠目結舌。

“……這比焚書坑儒還……”

還什麼。

他們一時之間竟然想不到合適的形容詞來。

都是文化思想上的□□。對比前朝,怎麼這滿清的‘文字獄’這麼恐怖?

好了,這嚴重程度,絕對是超過焚書坑儒了。起碼始皇帝隻是針對儒家,隻是收了一些民間的書籍,實際上是允許其他聲音的存在。好多其他學派的還不是在秦朝任職?

可他們滿清這是搞什麼啊……

太可怕了。

打了個哆嗦後,又狠狠搖頭。

不不不不不,不能這麼比,不管是焚書坑儒,還是文字獄,那可都不什麼好東西!

好的不比,在這上麵比個什麼啊。

……

【這樣,對文化的限製、思想的製約更深,到此時達到鼎盛。

所以,因為‘八股取士’和‘文字獄’時,明清各方麵的創造力、想象力大不如從前,思想上也大多因此受到限製。最典型的就是史學的沒落。

清末之時,有個龔自珍的詩人,發出了“我勸天公從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豪。龔自珍

也對八股取士導致史學沒落深惡痛絕,“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墮人之枋,敗人之綱紀,必先去其史;絕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明清時期八股取士的興起,確實給自宋元以來活躍的史學當頭一棒,明清的史學失去了宋元時候的活力,從而導致受教育者缺少曆史修養,思想麻木,思維僵化,固步自封。加之對事件的認識缺乏曆史的眼觀與謀略,也為……埋下了禍根。再然後,科舉製就被廢除了。】[2]

歲寒生道:

【總結,八股取士害人不淺。大興文字獄更是不可取。

以上,就是科舉製的所有了。】

眼見科舉製度的落幕,眾人也不由唏噓。

想當年——科舉製發展正盛的時候,想科舉製在大唐的時候,是多麼積極昂揚啊。

到此刻,直播間的觀眾突然心生感慨。

但是,誰也沒想到,他們竟然在不知不覺間,跨越時間空間與萬千人產生了共鳴。

有無數人為此歎惋,而他們隻是其中一部分,卻也是其中最為特殊的一部分。

……

*

歲寒生關了關麥,清清嗓子,趕緊喝點水。

努努力!法律史就要結束了!

衝啊!

正在他停歇、喘口氣平複的時候,屏幕上突然飄起眾多彈幕來,多是刷屏,一些無什麼意義的啊啊啊,還有一些發瘋。

Vvip大佬們的那花裡胡哨彈幕混在其中,分外顯眼:

【科舉製為什麼能在隋唐時興起?】

【科舉製在秦漢時會不會有出現的可能?】

【為什麼科舉製後麵變化那麼多?當真隻是時代的差異?】

……

歲寒生光是看Vvip大佬們的幾秒鐘就彈出一條的彈幕,就已經眼花繚亂了。

他趕緊開麥:

“等UP主一會,一個一個來QAQ”

歲寒生翻了翻筆記:

“UP主找的資料可能不詳細,可能有錯誤,但是可以供大家參考一下。”

“關於第一個問題……”

……

【第一個問題,可以從背景方麵解答。】

【首先,科舉製要誕生,國家必然是要統一的。大一統是一個前提。全國性的統一局麵為全國性選拔人才的科舉製度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一個可能的政治環境。

自東漢以來到隋朝之前,我國曾長期處於軍閥混戰、豪強割據的分裂狀態之中。

這一狀態的主要特征就是戰爭頻繁,權力不斷轉移,王朝不斷更替,社會經濟凋敝,人人朝不保夕,加之戰亂時人口不斷遷徙流亡。

很顯然,無論從分裂的地理還境、政治還境,還是衰敗的經濟條件以及人人自危的社會心理來看,都不可能為科舉製度這樣廣攬人才的製度創造機會和條件。

而隋以後的各個封建王朝之間雖然也有王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