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驚堂木落下。
【大家都知道古代最重要的兩項製度,一項是宗法製,另一項那便是嫡長子繼承製了。】
【嫡長子繼承製是指宗法製度最基本的一項原則,即王位和財產必須由嫡長子繼承,嫡長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長子。
廣義的“長子”是指“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1]
【而我們的這位太宗殿下……很不幸的,他是嫡次子,排行第二。】
……
各個時空裡,所有人表情不由一愣。
實話說,這嫡次子根本算不了什麼。又不是庶子。退一步,哪怕是庶子也是有機會繼位的,不過得等那些嫡子都無了才有可能。比起庶子登位難度這樣大,嫡子哪怕不是長子,登位的難度可比這低多了。
陰暗一點想,隻要前麵那個嫡長子死了,理所當然的,他不就是嫡長子了嗎?
而且這嫡次子,在後輩嘴裡那就是全才了。而那嫡長子,則是完全神隱了。才華上定是不及他的。如此能力,超過嫡長子,提拔成太子也未嘗不可。
所有人表情懶懶的,根本就沒把這當回事。
這嫡次子,能嚇得了誰呢。
不過……
他們勉強打起精神來。換個角度想,後輩這樣鄭重其事、這樣特地強調,怕是這嫡次子上麵,有不少幺蛾子吧。
……
【其實,李世民他們一家並非生而為帝王家。原本他們是隋朝的臣子。】
【UP主簡單的對隋做個科普。從漢說起。】
劉徹他們支了支耳朵。
【在曆史上,我們通常將漢分為西漢和東漢。像UP主先前說的漢高祖劉邦、漢文帝劉恒、漢武帝劉徹……他們都是屬於西漢。而東漢的代表人物便是其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
為什麼這樣分?因為中間內亂了,有人篡位,建立了新的朝代。史說,“代漢建新,建元‘始建國’,宣布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製’”。不過由於後麵繼位的是漢室子弟劉秀,人家不認這個新朝,於是新朝便不被認為是正統。】
【東漢之後,很快迎來國鼎立之時,其中的魏也在不久之後被臣子司馬家篡位,建立晉朝,史稱西晉。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而統一。此時,距東漢滅亡已經過了98年。
西晉接國下啟南北朝。同漢一般,晉也有東西之分。
不過,不同於西漢東漢都屬於大一統王朝,東晉時所處的正是混亂的南北朝時期,此時政權並列,而南北朝之後——便是隋。隋581年建立政權,590年統一天下。此時離上一個大一統王朝西晉滅亡,已經過去了265年了。
不過隋同樣是個短命的王朝,隻存在了十七年便轟然倒塌。】
說到這裡,那天幕後麵的後輩頓了頓。
【嗯,也同樣是二世而亡。】
【大家有沒有想起什麼?】
……
*
秦。
始皇帝的臉色頓時一黑。
二世相亡。
這能想到什麼,還能想到什麼?
他都懷疑這後輩是在指桑罵槐,嘴上說著隋,實際上是又把他們大秦拖出來罵一頓!
群臣悄咪.咪地低頭。
李斯更是恨不得把自己整個人埋進竹簡裡。每提那秦二世一次,他就要窒息一次。誰叫那秦二世真的跟自己有關呢。
哎——
全場裡,倒是隻有扶蘇表情最為平靜。或者說他自始至終表情就沒有變過。
他正執筆,認真在竹簡上寫著。
“……”
小心翼翼避開暴怒帝王的同時,群臣小心翼翼地覷著他們的殿下。不用想也知道,殿下今日這副古怪的模樣,一定是已經得知秦亡的真相,也一定是在陛下的授意下。
瞧陛下那一副絲毫不意外的樣子,就知道一切在他預料之中。
隻是我們扶蘇殿下啊……
哎。
眾臣唏噓間,忍不住思考:
是不是這刺激太大,殿下得知真相後整個人都不太對勁了。
高位上的嬴政冷笑一聲,“怎麼。朕叫你們來看直播,就是叫你們走神的?”
聽出了這話裡的潛台詞,禁不住地一同地打了個寒戰。
眾人猛地一同低下頭去。
哼。
懶得搭理這幫臣子們,嬴政的目光不自覺落在下方離自己最近的位置處。
他細細打量對方,發覺對方完全沉入其中時不覺露出讚賞之意。脫去因為經曆過少而帶來的幼稚後,扶蘇在聽過後輩說的故事裡明顯變了許多。
或者說沉穩了。
這種變化顯而易見是好的改變。
至於為什麼將後輩說的曆史說成是故事之談……既然這曆史不可能再重演,那麼當做故事又有何妨。
這段時日裡,嬴政明裡暗裡已經將這段曆史裡的不安定因素直接扼殺了,到此刻,到現在,嬴政就專門鍛煉扶蘇了。到底不比他幼年混跡市井,扶蘇……他自小被養在秦宮,養得太好了,這才養成這副磊落性子。
嬴政甚至懷疑,扶蘇若是嫡次子,沒自己在,怕不是被人吃得死死的。
嘖,真是越想越糟心。
抱著眼不看心不煩的想法,嬴政乾脆繼續看天幕去。
*
漢。
“也二世而亡?”劉徹擰眉。“哈。這莫不是來了個隋二世?”
說話時候他揚了揚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