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話畢,驚堂木就此拍下。

“在漢初,從多年來漢匈碰撞的情況來看,無論是匈奴想南下,還是漢想洗刷恥辱。無疑。漢匈之間必有一戰。”

“但是倘若沒有前人栽樹,後人可能還在太陽底下暴曬,何來後麵茁壯生長、乃至於足以抵禦風沙的參天大樹?”

“倘若沒有這‘文景之治’,後來對戰匈奴時還會有是這樣的大勝嗎?誰也不知道,這種假設沒有結果。”

“當然。曆史也從來沒有如果。”

驚堂木再次抬起,落下。

在這一聲敲桌聲裡,歲寒生終於進入正題:

“Up主便帶大家簡單看看漢文帝,他作為守成者,在漢朝發展裡的承上啟下作用。”

“漢文帝劉恒,他是漢高祖劉邦的四子,但卻不是劉邦定下的繼承人。倘若沒有意外的話,劉恒一輩子都會是代王。”

“此時即位的是漢惠帝劉盈,他是個短命的皇帝,又自幼體弱多病,在位七年後便去世,這七年裡,多是當時的太後呂雉執政。”

“而在他死後,呂後臨朝把持朝政十六年,繼續實行休養生息的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呂後臨朝時雖無皇帝之名,卻有皇帝之權。在《史記》裡,編撰者太史公甚至把呂雉列入帝王專屬的‘本紀’裡,以《呂太後本紀》出世。同高祖的《高祖本紀》並列。《漢書》同樣如此。足以見呂雉在後人心中的地位。

不過,漢初形式本就複雜。呂後一死,在位時的矛盾連著以前的,積累在一起,爆發了出來。”

“這又是一場內部動亂。保皇黨最後勝利了,卻也輸了。在一片廢墟裡,他們放眼看去,最後選定了此時還是代王的劉恒。”

“UP主認為劉恒能上位的原因很複雜。但是回望曆史,我們會發現劉恒此時的上位是恰到好處。

當時的漢,內憂外患,急需一位成熟的守成君主來穩定局勢。而他劉恒正是這樣的人!”[1]

……

秦。

“這劉恒與古時先賢一般。”

扶蘇的眼睛很亮。

從知道秦很快就被滅之後,大秦的諸位大臣都蔫蔫的,提不起一點精神來。扶蘇更是沉默。始皇帝嗬斥兩次,看著底下臣子們勉強集中起精神繼續乾活後,也就不再管他們。

直到此刻,劉恒的出現。

聽後輩所說,這劉恒在當時不甚顯眼,可是在曆史上卻留下濃墨!

於危難中擔起大任,不難想象這漢文帝劉恒的出色!

這劉恒,賢者之名定是有了!

天幕上出現新的畫麵,是文帝登基時:

【此時還是代國。畫麵旁邊標注‘劉恒’的青年,此時的他還是代王。他坐在主位上,看著下方拜見邀請他入京的長安使者,臉上不露聲色。】

【後室裡,青年正在同臣子們商議,激烈的討論裡,所有人臉上的神色

都不佳。有人認為這是機會,也有人認為是陷阱。一時爭論不休。主位上青年的臉色在搖曳的燭光裡看不真切。】

【入長安時更是一路小心。他們小心謹慎。一是派人先到長安探聽虛實,二是離長安城五十裡的時候,又派屬下先進城探路。】

【最後,青年終於在眾大臣的擁戴下平安地繼承了皇位,住進了未央宮。此時,他的身邊甚至隻有寥寥幾人護衛。】

最後的畫麵,定格在青年接過重臣陳平交過來的玉璽時。

這是權柄的又一次交替。

……

嬴政手裡摩挲著金色硬幣,一麵看著天幕,一麵想著跟後輩溝通的事。

跟後輩溝通,是肯定要溝通的。

問題是,還有兩個同他一般的vvip用戶。也就說除了這裡的這群人,天幕還在彆的地方出現了。

那麼,它到底會出現在哪裡?

那些其他能看到天幕的人,會有我大秦如今的敵人嗎?

會有未來成為我大秦敵人的人?

再大膽一點……會出現在前朝夏商周……會出現在後世,那些所謂的漢以及以後的朝代裡?

這樣一來,他聯係後輩的時候必然不能暴露身份來。

嬴政明白大秦的名聲有多差。

‘暴秦’‘暴秦’。

不僅那些六國之人,甚至那些黔首也同意這個稱呼。甚至流傳了許久,百年後千年後的後人還這樣稱呼大秦。

實在令人惱火。

倘若他說自己是始皇帝,定要被人圍攻。

心底猜測不斷,心思百轉千回間開始琢磨著接下來要走的路。可饒是這般,嬴政臉上卻看不出絲毫神色來,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這個時候,扶蘇突然開口了。

嬴政便停下思考,順勢偏頭看自己的兒子。

思緒亂飛的眾臣注意到陛下這一動作,頓時把那些喪氣emo收拾得乾乾淨淨的,老老實實起來。甚至心累疲憊之餘甚至再擠出點笑應付一下。

嬴政懶得管自己這些臣子。

他就盯著扶蘇。倒要看看對方幾時能注意到自己。

在這對君臣父子間,眾臣的心自然是偏向扶蘇的。

他們看著這一幕,心都快要跳出來,隻是攝於高位上的帝王,各個都把頭低得死死的。

可內心卻又是瘋狂再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