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17章

“不僅是‘晉’沒有,‘新朝’也沒有。”

*

先前那一閃而過的【秦、漢、隋、唐……】,隻通過這前半段,便能猜測一二。

再聯係後輩的話。這些應該就是後輩曆史上的各個朝代了。

以‘秦’為始。為何到那‘清’就結束了?

是因為後輩現在正處於‘清’這一朝代?

可是依那後輩口吻……似乎他們這些朝代都是過去了。那麼就是‘清’之後嗎?

疑惑一閃而過。考證的話還得後輩自己來。現在隻能說是猜測。

而麵對紙上這一排……

唐之後的,暫且不論。

眼睛一閉以後,如何知道唐之後的事,隻能對此將信將疑。

但是唐之前的朝代,他們知道哇。

隻需要稍稍回憶,三人便敏銳察覺到其中不對來。

長孫無忌謹慎道:

“漢分為兩部分。”

“一是漢高祖所建。漢定都長安,共曆十二帝,享國二百一十年曆經幾代皇帝後,王莽篡漢後建立新朝,至此滅。”

“二則是在新朝覆滅後。當時群雄逐鹿,高祖的九世孫劉秀在大浪淘沙中勝出,重新建立‘漢’,立都洛陽,史稱光武皇帝。”

“後人以都城長安位於洛陽西方,稱漢高祖建的‘漢’為西漢,光武帝所建的稱為‘東漢’。”[1]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語速慢了下來,“東漢後,三國並立。不久後,曹魏篡漢、晉篡位後吞了最後的吳國後,統一天下。史稱西晉。”

秦王妃搖了搖頭,“如果說疆土大一統的話,本應當再加上‘新朝’和‘西晉’的。但是在後輩的描述裡,根本沒有這兩個朝代的存在。”

“可是有隋。”

隋文帝楊堅身為周宣帝宇文贇嶽父,在宣帝死後次年篡位建立了隋朝。

得位也不怎麼光彩。

秦王李世民皺眉,“如果說得位不正的話,隋應當也不在其中。”

若說隋不同於這兩個朝代的方麵……

三人對視一眼,“那應當就是功績了!”

“王莽的‘新朝’,史稱‘新莽’。存在15年,改革失敗後加速滅亡。留給後人的功績……”

不好說。

王莽的改革,邁的步子太大了。

推行王田製,限製私有土地持有,超出部分為國有,無土地者由國家分配,一夫百畝,目的是解決西漢後期以來土地兼並嚴重的問題,但是完全無法執行;禁賞奴婢;推廣國營事業;改革幣製等。

又朝令夕改,無法推行下去。

隻留給後人這場失敗改革以供參考。

但是這個想法理論上太美好了。哪怕過去了幾百年了,聽這場失敗改革的具體內容,還是會忍不住心動。

跟孔老夫子的‘天下大同’有的一拚了。

都是美好的願望。[1]

長歎一聲,也不在此糾結。

三人商量一會,卻都沒有在王莽的功績上達成共識。便暫時擱淺,說起另一個王朝來。

“晉……”長孫無忌想了想,“晉也分為二部分。東晉時政權並立算不上大一統,隻能是前麵的西晉有這資格。”

“但這西晉上承三國下啟五胡十六國和南北朝。短短51年的壽命裡,卻始終伴隨混亂。”

秦王妃點了點頭,“西晉隻穩定了十一年,便又開始長達八年的八王之亂。”

“不論是司馬晉還是王莽新朝,或許偶有出彩之處,可都比不上隋文帝的建樹。”

“隋朝不過短短37年,開國的隋文帝卻以開皇之治讓隋步入盛世。”

李世民道。

他長歎一聲,“名留千史,何其難啊。而混亂幾百年後,想要統一更是艱難。可隋文帝和他的隋朝做到了。”

饒是繼隋之後的大唐,也得承認這一點。

在大唐,老一輩的人還曾經曆過隋文帝時期。

至於,隋煬帝楊廣?

誰管他啊。

……

公子扶蘇最近覺得很奇怪。

父皇他們泰山一行回來後,整個人都怪怪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