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6章
王綰摸了摸長須,嘖嘖稱奇:“這後輩嘴皮子不錯。”
夠利索。
雖然隔了兩千多年,有很多東西聽不懂,諸如航海家,又諸如直播間……對了,那後輩的自稱都很古怪。
啊噗主?
阿普主?
後輩姓阿普嗎?沉思裡,王綰一不小心拽下自己的一根胡子,傳說中望帝杜宇的後代?
算了。
這些忽略不計。總而言之,不難聽出這後輩是用自己的方式罵那徐福。聽這幸災樂禍、看笑話的口氣,估計罵得不輕。
爽了。
王綰含笑著誇讚:“後輩不錯!”而徐福這廝?哼,他已經在心裡打好稿子了,隻等結束以後立刻上書給陛下!
他麵容一肅,打定了主意。
李斯心情更是複雜。
這樣一個騙子,居然還名留青史了。還什麼航海家?可笑!
他李斯都沒有什麼‘古今第一’,這個騙子憑什麼!
不過一想到上方帝王的表情,他酸味才稍稍收斂了些:不過古今第一又如何,很快就要大難臨頭了!
李斯穩了穩自己。
沒關係。他不是古今第一又如何。他追隨的帝王可是千古一帝!李斯自認在大秦統一的過程裡出力不少,連陛下也因為欣賞他的才能不斷提拔他,他怎麼會不自得?
既然陛下乃千古一帝,那千古一帝的重臣裡必然有他李斯一個位子!他自然也會是千古名臣,名揚青史!
李斯也有萬丈豪情。
老師荀卿(即儒家荀子)問李斯為什麼要到秦國去。
李斯回答說:“乾事業都有一個時機問題,現在各國都在爭雄,這正是立功成名的好機會。秦國雄心勃勃,想奮力一統天下,到那裡可以大乾一場。
人生在世,卑賤是最大的恥辱,窮困是莫大的悲哀。
一個人總處於卑賤窮困的地位,那是會令人譏笑的。不愛名利,無所作為,並不是讀書人的想法。所以,我要到秦國去。”[1]
同為老鼠。在廁的食不潔,看到人和狗來時,會倉皇逃跑。而倉庫裡的老鼠,偷吃糧食時卻非常自在。[2]
同為人,活在世上,在兩隻鼠中,李斯自然要選擇自在!那麼他就要抓住權利權勢,他要爬得更高!
李斯對自己情緒的管理非常好。在朝做官多年早已經練就一番,隻是在聽到天幕說那騙子‘名垂千古’‘古今第一’時隻覺得眼前一黑,頓覺天暈地轉。
一時怒氣上湧,幾乎要就這兒暈過去。
好在他挺過去,現在是緩過來了。
他冷眼瞧著周圍群臣臉上絲毫不遮掩的不滿,頓時明白:就算陛下不計前嫌,為了大秦的大業想放徐福那廝出去‘航海’,其他人也會使小絆子。
挺好。
始皇帝顯然也不準備放過那個騙子。他冷笑一聲:“李斯。回去時,
徐福下獄的事交給你。()”
真是丟人現眼。
“喏。?()『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李斯心裡一喜。想必是陛下特地給他這個教訓騙子的機會。
……
天幕還在繼續:
【‘焚書坑儒’事件分為兩部分。‘焚書’與‘長生不老’關係不大,UP主就先來說說‘坑儒’。】
【始皇帝後來又派遣幾批人出去尋仙尋藥。因為徐福的一去不回,以及其他方士在求仙失敗後,私下談論秦始皇的為人、執政以及求仙等各個方麵,之後攜帶求仙用的巨資出逃。】
【投入的巨資扔了下去卻一點水花都沒有。再加上這件事,這個時候,嬴政已經感覺到自己受到了欺騙,他大怒。於是命令禦史案問諸生,互相揭發牽連四百六十餘人。始皇下令把他們都在鹹陽活埋。這就是著名的‘坑儒’。】
【雖然說‘坑儒’事件裡大部分殺的是那些騙子方士,但是《史記·秦始皇本紀》公子扶蘇諫時是這樣說的:
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也因此,扶蘇遭到始皇的不喜,使扶蘇北監蒙恬於上郡。】[3]
那天幕後麵的後輩,大概也很可惜故事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