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章

同樣嘩然的,不止這一處。

……

虛空中那道不知名的機械聲斷斷續續:

【滋滋……連接中……確定秦始皇進入直播間】

【漢武帝即將進入直播間】

【唐太宗即將進入直播間】

【滋……滋……】

始作俑者歲寒生對此是毫不知情。他拿著已經寫完三位帝王的手稿,手執驚堂木,在屏幕前躊躇滿誌。

……

漢。

公元前135年。建元六年,五月。

執掌大漢、權傾朝野的太皇太後,竇太後去世。大漢第七位皇帝劉徹,在竇太後去世後,同其母一同把竇太後餘黨大肆清除,同時改年號建元為元光。

此時的他同樣誌得意滿。

竇太後像一座大山。

六年前初登位時,群臣提議去泰山封禪,卻因竇太後及其朝中勢力之故作罷。有著遠大抱負的劉徹登位後發布招賢令招賢納士,卻也因為竇氏黨羽施展不了手腳,直到現在——壓在其父景帝劉啟一朝與自己登位後六年的大山,終於垮了!

他躊躇滿誌。

一天夜裡,他在書房裡剛把今日的公文批閱完,看著剛剛呈送上來的邊關的駐防圖,他即興而起一邊暢想著一邊規劃起未來。

他指著圖上關外的匈奴,同站立在一旁的衛青道:“不出十年,朕一定要出兵匈奴!”

漢高祖當年遇見的白登之圍,乃至長達七十餘年的和親,每年送給匈奴大批棉絮、絲綢、糧食、酒,甚至還要送公主!高祖當年甚至要把為人妻的魯元公主送出去!

這一樁樁一件件!哪個不是屈辱!

前朝始皇帝在的時候,那匈奴人不是望而逃竄?

可我泱泱大漢,居然要向匈奴人委曲求全?

莫大的屈辱啊!

而自那之後,整個大漢對外上更是屈辱得很。甚至到現在,朝上眾大臣對匈奴的態度也是以和為貴!

一想起這個,劉徹就很火大,但很快他就調節好自己。

上位後憋了六年,他終於送走了竇太後,鏟除了異己,削弱了竇太後提拔的竇氏一脈,接下來就是他一展抱負的時候了。

他有信心,他在位期間一定能洗刷大漢的屈辱!

此時正是夜半,一陣不知從何而起的風忽的拂過,桌上光亮泯滅。

一塊方形光幕突然出現在桌案上空。

衛青心中一凜,快而迅速地把長劍抵在身前,他站在劉徹前方,大聲道:“哪裡的賊人!來人!”

然而,此刻有些怪異,並不像平常高聲一喊便會有侍衛進來,宮殿外寂靜無聲,甚至是沒有動靜。就連陛下隨身侍奉的人,以及那些守殿的宮人也沒有動靜。

衛青一時後悔。陛下議事時不喜人多,往往把那些宮人都逐了出去。現在好了卻怎麼也找不到人。該怎麼辦,沒有護衛過

來,倘若賊人多了,他一人是護不住陛下的。

無奈之下,衛青隻能硬著頭皮上。

自始至終,隻有這塊突然出現的光幕以刺眼光亮沉默回應他。

對峙一會後,還是什麼動靜都沒有,可衛青仍是不敢放鬆。

“陛下,有古怪。臣想出去看看情況,還請陛下屈尊與臣一同前去。”

劉徹把流連在光幕上的眼神撕下來,回味地應了聲,“準。”可二人到門前卻怎麼也走不了了,好似一堵牆擋在那裡,攔住他們的去路。再換一條路,還是如此。

“……”

一番折騰後,兩人無功而返地回到原地,繼續盯著光幕。

不出意外,就是這東西搞的鬼。但是它到底想做什麼?

疑惑浮上心頭。可打量來打量去,看那流光四溢的模樣,他們隻能得出這東西應該很值錢的結論來。

【諸位——】

兩人正圍繞這古怪探討著。那光幕裡頭突然傳出來一道人聲,同時拉回在場人的注意力。

【請問,你們想長生不老嗎?】

兩人還在胡亂想著,是這光幕在說話還是有人在裝神弄鬼。

如果是假的話,那這說話的人到底是站在哪裡說話的,怎麼看不到他。

可待聽清下一句時,兩人臉色同時一變!

長生不老!

兩人不約而同想起前一朝追求長生的始皇帝!

而劉徹更是不合時宜地思緒偏了一下,他麵色古怪地,突然間沒由來的慶幸了一下:

幸虧竇太後現在是已經死了……沒有長生不老……

……

無獨有偶。

唐。

公元626年。

武德九年,突厥大軍又一次侵犯唐朝邊境。

夜。

秦王李世民在府內剛與天策府眾將士就此事商討完畢,他留下長孫無忌,攜妻與同說起家話。

北方民族侵擾中原自古都有。唐朝初建時也是頻繁。

終於武德七年時,就因為突厥兵臨長安,居然有人生出把都城長安燒了,遷都襄陽這樣離譜的點子來。更離譜的是,當時高祖皇帝李淵想也不想就同意了。

同時高祖派人開始著手考察、選址準備遷都事項。當時朝中大臣居然也很多人同意。

太子李建成同意,齊王李元吉同意。三個王儲兩個都同意,再加上重臣裴寂的讚同,其餘反對的人便不敢說話了。是秦王李世民當時力爭反對,並且保證:“如能給我幾年,定能將頡利可汗生擒活捉!”

他是以自身擔保,遷都之事這才作罷。

這才多久,頡利可汗又來了。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